|
生日快乐,共产党宣言 |
责任编辑:kj005标签:我们愿与中建电子携手同行,推进操作系统与基础软件在各个领域场景融合,奋力书写数字中国崭新篇章。
公开资料显示,十方融海成立于2016年,在为数字中国,塑造新兴人才的战略定位下,公司通过行业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以技术深度赋能教育,打造了全场景数字在线教育解决方案体系,沉淀出女娲云教室、DGClass等多个在线教育行业智能产品,形成了荔枝微课、梨花声音研修院等主要业务板块,受到用户的持续好评,推动在线教育行业数字职业人才精准培养,目前已经成为数字职业在线教育领域头部企业。此外,可持续投资披露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肖亮中安康华首席医疗专家中安康华首席医疗专家,天佑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原武警辽宁总队医院生物治疗科主任。邓承敏说。
标签:在养殖基地的繁育中心,鱼卵孵化养殖到一定程度,就要按大小把不同规格的鱼分配到不同的网箱里养殖,便于更科学精准地进行管理,这种分级计数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原来人工挑选的方式,让生产更加高效科学。
重点推荐:阔步前行 吉利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成果闪耀2023上海车展 十一位均年龄八十六岁的老人回忆起自己美好的时光,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笑。通渭县进一步坚定了继续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进一步把黄芪产业做大做强。
今天,2月21日,是共产党宣言在英国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的正日子。
“望道,你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你。”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从陈望道手中接过一叠文件后,难掩激动。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翻译《共产党宣言》既是当时形势所致又是个人自觉。一方面,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急需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眼中《共产党宣言》几乎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陈独秀、李大钊筹划将《共产党宣言》尽快译成中文,以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此时,1919年6月,《星期评论》在上海创刊,这本刊物在当时以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而获盛名,编辑部很快将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提上日程。讨论人选时,邵力子推荐了时年29岁的同乡陈望道。他说:“能承担此任者,非杭州的陈望道莫属。”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陈望道看来,翻译《共产党宣言》义不容辞。早在留学日本期间,陈望道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渐了解、熟悉并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此外,深厚的英语和日语功底以及良好的汉语语言文学修养更使陈望道成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不二人选。
为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于1920年2月回到浙江义乌家中,他根据日文版,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一间柴屋里,陈望道克服工作条件的艰苦和翻译中的困难,“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彻底全文译了出来”。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完成译稿。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首印1000册。首译本高18.1厘米,宽12.4厘米,封面印着红色的马克思半身坐像,画像上方印有“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等字样。内页是用5号铅字竖版直排,无扉页及序言,不设目录,风格简洁。
鲜有人知的是,这部“红色中华第一书”首次印刷时却印错了书名。由于排版疏忽,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文中也有20余处讹字。1920年9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印刷了第二版,小错误被更正,封面也改为蓝色。
然而这并不影响《共产党宣言》出版后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反响极为强烈,初版印了千余本很快销售一空。此后,《共产党宣言》经过多次重印,到1926年5月已经是第17版了。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宣言》在北伐军中广泛流传。
如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还珍藏着1920年8月版的《共产党宣言》,已是国家一级文物的这本小册子,目前在全国仅发现12本。当年印错书名的“小插曲” 也被后人评论为:这或许意味着革命的道路一开始就是曲折的,需要在不断纠错中前进。
一百年来,敢于直面问题, 勇于自我革命,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仍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澎湃在线,红色教育网整理成稿)